据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调查发现,互联网医美投诉主要集中在整形失败、整形日记造假、使用“三无”产品、产品真假掺杂、无证行医、返现诱导、“美容贷”实为高利贷以及售后问题这八大领域。互联网医美平台中,新氧、更美两家平台受到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此外,悦美App、美团医美等也涉及投诉案件。
“三无”药品难监管,非法行医引事故
近年来,医疗美容乱象屡见不鲜。非法行医、无证诊所、“三无”药品等成为重灾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互联网医美平台。2019年7月,新氧就被媒体曝出销售违禁药品。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反映深圳刘博士医疗美容门诊部使用国产仪器冒充进口仪器,涉嫌虚假宣传。
行业频发医疗事故更是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2021年7月,一名辽宁大连女性在进行整容丰胸手术期间,心脏骤停死在整容手术台上;此后,河南南阳一女护士杨某在接受整形手术时意外身亡,经当地卫健委初步调查,涉事麻醉医师未在涉事医疗机构注册,属违规执业。此外,使用违法药物致使整容失败、在正规医院面诊却被推荐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手术造成难以修复的毁容、做光子嫩肤却面部大面积烧伤……医疗美容事故层出不穷。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认为,一直以来,看似繁荣的医美行业背后都暗藏不少陷阱。一些互联网医美平台利用消费者追求美的心理对消费者强势“洗脑”,但却在自身基础设置上“大打折扣”,从药品到医生都存在隐忧。
“医美行业的规范性、安全性至关重要,乱象横生不仅会对平台造成冲击,更会使行业公信力遭受质疑。行业乱象毒瘤不除,未来发展举步维艰。”蒙慧欣说。
返现诱导不返现,“美丽日记”不真实
在社交电商时代,平台为有着相同需求的人搭建了分享和交流的乐园,但也成为虚假广告的乐土。有消费者反映,在小红书等平台就发现有打着分享的幌子实为销售美容仪、推荐非法整容项目等内容。
不止如此,不久前,新氧App在其开启页面以及首页等位置推送写日记拿现金的宣传广告,号称砸入亿元福利让用户发布医美手术的前后对比照。然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却有不少关于新氧活动造假、诱导发图后不返现的投诉。
有消费者表示,App的日记返现补贴活动存在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写日记等问题。平台方会私下建群引导用户写日记,而亿元现金补贴只是幌子,诱骗消费者刷日记得到补贴后,用户提款前一天,其账户内补贴的所有钱全部被清空。该活动诱骗获得大量用户的下载量和注册量。
蒙慧欣表示,通过返现等方式诱导用户“写”美丽日记,日记分享变成了和平台合作的有偿行为,这是对平台内容生态的严重破坏。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个人体验和心得分享”往往比商品广告更具说服力,也因此,这种有偿的商品推荐已经达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一些诚信度低、资质不合规的医美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得逞,却给其他消费者“埋雷”。
蒙慧欣直言,App运营必须要遵循《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尤其是传播、传输内容必须合规,这是一条鲜明的“红线”。
“美容贷”变高利贷,陷入其中难抽身
看过电视剧《扫黑风暴》的人一定会对剧中“美丽贷”“套路贷”的情节不陌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为整容而陷入美丽贷陷阱的人不在少数。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为了从昆明一家医疗美容机构获得高额返款,黄某以需要招募网络主播为名,将从网络招聘到的三人带到医疗美容机构,并诱骗对方在贷款平台贷款。
实际上,不少美容App平台会与金融借贷机构合作推出“美容贷”产品。一些有美容需求但没有充足资金的消费者很容易在平台诱导下选择贷款,提前消费。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便在后期消费过程中出现变故退款,也还需继续还贷。此外,部分美容贷产品甚至暗藏猫腻,包含各式隐形收费和高额利率,消费者维权受阻。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关于“美容贷”的投诉,部分消费者反映称经平台洗脑性诱导贷款消费,有的借贷年利率超过36%,在后续还款中还被要求加利息,并收到大量骚扰电话。
“一些美容贷其实就是套路贷。如果消费者意识到自己遭遇套路贷,一定要及时维权,避免越陷越深。”蒙慧欣表示,消费者应理性对待贷款行为,合理规划偿还贷款金额。借贷平台在向消费者提供借贷服务时,也应当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明确贷款利率和各类形式的费用标准。
蒙慧欣坦言,互联网医美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美行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信息虚假、违规经营、诱导消费等,这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医美平台的信任度,甚至影响整个医美行业。对于行业而言,整治行动依然任重道远。如何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平台监管力度,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才是医美平台最应关注的核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